有朋友在星球问我:
框架组件,框架组件究竟要不要自研?究竟己重究竟要不要建设自研技术体系。
15年加盟到家后,不自框架/组件/基础服务/技术平台,复造正好也是框架组件自己负责范围的一部分,故谈一谈自己的究竟己重想法。

早期研发人数较少,公司也不确定能走多远,复造业务相对简单,框架组件业务以“快速迭代”为最高优先级,究竟己重此时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不自技术”作为选型:
研发语言:熟PHP选PHP,熟Java选Java;数据库:熟MySQL选MySQL,复造熟SQL-server选SQL-server;框架组件:熟Ruby on 框架组件Rails选ROR,熟ThinkPHP选ThinkPHP,究竟己重熟Spring boot才选;…此时千万不要纠结选型,不自选自己熟悉的,业务以快速迭代为最优先,公司得先生存下来。
多说一句,此时对于技术合伙人的技术视野就有一定要求,如果早期方向不对,等公司发展若干年,数据量并发量上涨很多倍,成本以及未来的技术应对恐怕会有麻烦。
58早期选型是微软技术体系,后来数据量增大,源码下载并发量增大,机器数据库越来越多,性能扛不住,成本也扛不住(你猜一个SQL-server的licence一年多少钱?),后来CTO带领大家转型开源阵营,虽然阵痛了1-2年,但长远来说,绝对是正确的决策。
如今,如果你再创业,选云,选Spring体系,八成不会走太大的弯路。
随着规模的扩大,为什么要控制技术栈?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研发人数越来越多,如果每个leader都选择自己擅长的框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站点框架,team A用着SSH,team B用着Spring+SpringMVC+Mybatis;服务框架,team C用着REST,team D用着dubbo,team E用着thrift;数据库访问,team X用着mybatis,team Y用着DAO,team Z用着jdbc;…对于整体而言,免费源码下载跨部门的调用越来越麻烦,重复造的轮子越来越多,技术效率会逐步降低,研发+测试+运维成本都越来越高。
第一个观点:即使不自研,技术栈也请尽量统一。
统一了技术栈,为什么建议浅浅的封装一层?
统一了技术栈以后,如果不封装,redis官方Java客户端Jedis可能有这样一些接口:
复制String Memcache::get(String key) String Memcache::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Memcache::del(String key)1.2.3.浅浅的封装一层,会变成这样:
复制String DaojiaKV::get(String key) { String result = Memcache::get(key); return result; } String DaojiaKV::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 String result = Memcache::set(key, value); return result; } String DaojiaKV::del(String key) { String result = Memcache::del(key); return result; }1.2.3.4.5.6.7.8.9.10.11.12.这有什么好处呢?
对上游屏蔽底层实现的细节,调用方不用关注缓存是memcache还是redis,调用方只关注DaojiaKV;底层变化的时候,对上游透明,当memcache不能满足需求,要切换为redis时,所有调用方不需要大的变化,升级一个最新的DaojiaKV即可,DaojiaKV的接口不变,实现变为: 复制String DaojiaKV::get(String key) { String result = Jedis::get(key); return result; } String DaojiaKV::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 String result = Jedis::set(key, value); return result; } String DaojiaKV::del(String key) { String result = Jedis::del(key); return result; }1.2.3.4.5.6.7.8.9.10.11.12. 统一实现一些通用的功能,就不需要每一个上游升级了,源码库例如,要实现一个缓存访问时间统计的功能,所有调用方不需要大的变化,升级一个最新的DaojiaKV即可: 复制String DaojiaKV::get(String key) { Long startTime = now(); String result = Jedis::get(key); Long endTime = now(); reportKVTime(startTime- endTime); return result; } String DaojiaKV::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 Long startTime = now(); String result = Jedis::set(key, value); Long endTime = now(); reportKVTime(startTime- endTime); return result; } String DaojiaKV::del(String key) { Long startTime = now(); String result = Jedis::del(key); Long endTime = now(); reportKVTime(startTime- endTime); return result;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同理,如果要实现统一的告警,调用链跟踪,SQL执行时间,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第二个观点:第三方库,不但要统一,还可以浅浅地封装一层,预留未来的扩展性。
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什么需要适当的造一些轮子?业务进一步发展,研发团队进一步扩张,虽然使用了统一的技术栈,但不同研发团队的痛点是极其类似的:
有站点,监控服务的可用性,处理时间监控需求;有告警需求;有自动化发布,自动化运维需求;有服务治理,服务自动发现需求;有调用链跟踪需求;有SQL监控需求;有系统层面数据收集与可视化展现的需求;…此时,开源的框架可能满足不了需求了:
开源框架/组件太重了,我们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轻量级的框架/组件;开源框架/组件,只能满足我们的一部分需求;不了解开源框架/组件的设计理念,要二次开发成本更高(维护dubboX的同学,维护数据库中间件Atlas的同学可以出来说两句);有些通用的需求是和业务紧密结合的,开源框架/组件可能满足不了;…此时,如果技术实力具备,可以统一研发一些框架和组件,解决所有技术团队的通用痛点,满足所有技术团队的通用需求。
第三个观点:适当造一些轮子。
总结框架组件,是否需要自研?
初期建议:不自研,用熟悉的,业务快速迭代为优先,需要一定技术视野。
长远建议:
统一技术栈;浅浅封装一层;适当造轮子;相关文章:
源码下载益华科技企商汇源码库香港云服务器亿华云IT资讯网服务器租用IT技术网思维库技术快报亿华智慧云亿华云计算极客编程益华IT技术论坛云智核汇智坊多维IT资讯亿华云益华科技IT资讯网亿华科技码上建站益华科技智能时代益强IT技术网益强科技益强编程堂益强数据堂创站工坊极客码头码力社益强前沿资讯益强资讯优选益强科技益强智未来科技前瞻亿华互联益强编程舍益强智囊团编程之道
0.3417s , 11693.1484375 kb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框架组件,究竟要不要自己重复造轮子?,汇智坊 滇ICP备2023006006号-2